注射成型工藝過程為:合模、注射單元前進、注射充填、保壓、冷卻、注射單元后退、開模、頂出。
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:注塑機利用塑膠加熱到一定溫度后,能熔融成液體的性質,把熔融液體用高壓注射到密閉的模腔內,經過冷卻定型,開模后頂出得到所需的塑體產品。
1.合模:將模具合上并夾緊,以防止及抵抗來自原料注射進模腔所產生的壓力。
2.注射單元前進:合模完成后,注射單元前進,一直到噴嘴頂住模具
(此動作在實際生產時,可依需求設定為固定或活動)。
3.注射充填:將熔融的原料注射進模腔,接近產品所需的原料量射入模腔后。
原料被壓縮到- -定的壓力,模具被完整地充填。
4.保壓:熔化的原料在模具內冷卻后會收縮(比容積變化)。在充填完成后。
繼續保持一定的注射壓力,一直到進膠口固化,以防止產品縮水。
5.冷卻:產品在型腔成型后,要繼續冷卻,直到固化定型,可以取出。
6.儲料(預塑):在冷卻期間,液壓馬達(或電機)驅動螺桿旋轉,將原料往噴嘴側輸送,以準備下次的注射。原料被送進料簡,料簡的電熱片加熱。及原料與螺桿的摩擦剪切產生的熱量而使原料混煉及熔化。
7.注射單元后退:預塑及冷卻完成后,依需要,射座可以后退- -定的距離。
等待下個循環。
8.開模:產品冷卻完成后,合模的壓力被釋放而打開,打開的距離依產品取出所需的空間而定。
9.頂出:當模具打開到定位后,頂出機構將產品頂出,離開模具型腔。
擴展: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藝過程主要包括填充——保壓——冷卻——脫模等4個階段,這4個階段直接決定著制品的成型質量,而且這4個階段是一個完整的連續過程。
1、填充階段
填充是整個注塑循環過程中的第一步,時間從模具閉合開始注塑算起,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約95%為止。理論上,填充時間越短,成型效率越高,但是實際中,成型時間或者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。
2、保壓階段
保壓階段的作用是持續施加壓力,壓實熔體,增加塑料密度(增密),以補償塑料的收縮行為。在保壓過程中,由于模腔中已經填滿塑料,背壓較高。在保壓壓實過程中,注塑機螺桿僅能慢慢地向前作微小移動,塑料的流動速度也較為緩慢,這時的流動稱作保壓流動。由于在保壓階段,塑料受模壁冷卻固化加快,熔體粘度增加也很快,因此模具型腔內的阻力很大。在保壓的后期,材料密度持續增大,塑件也逐漸成型,保壓階段要一直持續到澆口固化封口為止,此時保壓階段的模腔壓力達到最高值。
3、冷卻階段
在注塑成型模具中,冷卻系統的設計非常重要。這是因為成型塑料制品只有冷卻固化到一定剛性,脫模后才能避免塑料制品因受到外力而產生變形。由于冷卻時間占整個成型周期約70%~80%,因此設計良好的冷卻系統可以大幅縮短成型時間,提高注塑生產率,降低成本。設計不當的冷卻系統會使成型時間拉長,增加成本;冷卻不均勻更會進一步造成塑料制品的翹曲變形。
4、脫模階段
脫模是一個注塑成型循環中的最后一個環節。雖然制品已經冷固成型,但脫模還是對制品的質量有很重要的影響,脫模方式不當,可能會導致產品在脫模時受力不均,頂出時引起產品變形等缺陷。脫模的方式主要有兩種:頂桿脫模和脫料板脫模。設計模具時要根據產品的結構特點選擇合適的脫模方式,以保證產品質量。